东津新区:绘就“住有宜居”新图景

作者:朱科 全媒体记者 毛陈宇

全媒体首席记者 朱科 全媒体记者 毛陈宇 通讯员 黄俊丽 余晔

“学校、医院就在附近,社区里面文化中心、儿童乐园、康养中心都很齐全。而且,小区里居民刷脸可以无感通行,轻触手机小程序物业就能响应……”11月18日,东津新区汉江生态城云中院小区居民余先生,为社区的宜居环境、智慧生活配套点赞。

近年来,东津新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将精筑“好房子”、供给“好服务”、共治“好社区”深度融合,既抓绿色生态建设,又强化智慧服务赋能,绘就“住有宜居”新图景。

精筑“好房子”:

全链条监管筑牢品质根基

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“好房子”是核心载体。

东津新区建立“全过程、全链条”工程监管机制,从源头严把质量关——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时提前交底,明确各参建方责任与技术标准;工程开工前制定专属监督方案,聚焦关键工序、薄弱环节加大抽查力度,坚持“材料必检、工序必试、重点必验”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。

严苛标准换来了亮眼成果:东津城市新中心邻里中心1、东津世纪城B4地块通过2025年(上半年)襄阳市建筑优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过程评价;汉江生态城项目获得全国“高品质住宅三星级运维标识”,成为湖北省首个获此认证的项目,为“好房子”建设树立了标杆。

供给“好服务”:

全周期保障提升居住温度

房子住得舒心,服务更要贴心。

东津新区以专项整治破解民生痛点,深入开展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、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集中治理,切实解决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堵点问题。为畅通民意渠道,该区实现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投诉“码上办”全覆盖,定期开展业主满意度调查,让群众评价成为服务提升的“指挥棒”。

在此基础上,东津新区建立“行业监管+社区细管”双重考核机制,每季度组织物业服务评比,邀请社区参与打分并公示“红黑榜”,倒逼物业企业规范服务行为。通过政策引导,推动物业服务从基础管理向资产管理、生活服务转型,确保“好房子”在全生命周期内保值增值。

共治“好社区”:

多元协同擦亮幸福底色

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落脚点,是构建有温度的“好社区”。

东津新区以党建为引领,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支部,加强业委会建设指导,健全“社区党支部+业主委员会+物业服务企业+居民群众”四位一体治理体系,让居民从居住者转变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、受益者。

聚焦“一老一小”等群众关切,东津新区因地制宜完善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托育等公共服务设施,通过打造多功能服务阵地,满足居民生活、学习、娱乐等多元需求。截至目前,该区已完成2个完整社区建设,以精细化治理让“住有宜居”从愿景变为现实,用社区善治赢得群众满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