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全媒体记者童光辉 通讯员王红)11月20日,记者从谷城县获悉,该县选送的湖北越调《顶灯》亮相国家大剧院,彰显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。
近日,第五届“梨花杯”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。谷城县湖北越调传承中心青年演员孙大昱等应邀参演湖北越调《顶灯》,以精湛的表演赢得一片喝彩。
湖北越调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。它诞生于襄阳地区,又名襄河越调,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孙大昱是优秀的湖北越调表演者。2020年,他考入湖北艺术职业学院,零基础开始学戏,学演了《顶灯》《三岔口》《打花鼓》《挡马》《盗草》等剧目。此次在国家大剧院表演,他以扎实的功底和富有张力的表演,将剧中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为保护和传承湖北越调,谷城县采取“政府出资、高校授课、剧团就业”的定向委培模式,将孙大昱等一大批青年表演者送进高等院校继续深造,让他们学有所成,助力古老剧种代代相传。
此前,湖北越调《滚灯谣》荣获第十届黄河戏剧节最佳剧目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