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95后”班组长王少龙:青春之光点亮万家灯火

作者:孙修廷 毕学谦

全媒体记者 孙修廷 毕学谦 通讯员 赵鸿

在枣阳市王城镇,有一位29岁的年轻班组长,正引领着一支别具一格的团队——王城供电所工作团队,这支队伍成员的平均年龄达52岁。三载春秋,在他的悉心带领下,这支团队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华丽蜕变:同业对标排名如火箭般从全市第67位一路飙升至第24位,意见工单数量大幅压降60%,连续三年“零投诉”。

2019年,24岁的王少龙初到王城供电所时,面临着老员工经验丰富但新技术接受慢、年轻员工有活力却缺乏实战经验的困境。担任班组长后,他创新推出“双向师带徒”模式:老师傅传授现场经验,年轻员工辅导数字技能。

“刚开始确实有老师傅觉得我太年轻。”王少龙坦言。但他推行教学积分制,让师徒共同进步、共同受奖,很快打开了局面。三年来,全所23名员工中90%达到中级工以上水平,培养出技师3名、高级工6名。去年,4名新员工全部取得无人机操作证,团队还在公司技能竞赛中斩获无人机巡检一等奖。

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,10kV陈店线负荷告急。王少龙带着比他年长27岁以上的老师傅们,在暴雨中连续奋战6小时。“小伙子够硬气!”工作结束后,老师傅的这句称赞,标志着团队对他的真正认可。

更大的考验出现在去年7月。白水村遭遇强对流天气,线路严重受损。在17小时的连续抢修中,王少龙既运用新技术提高效率,又虚心学习老师傅的经验。当灯火重新点亮村庄时,他深刻体会到电力人的使命传承。

今年初,王城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在为一位困难老人更换表户线时,意外发现老人家中有病人需要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。情况紧急,他们毫不犹豫地立即免费为老人配备了UPS电源,确保生命仪器能够持续稳定运行。

这件事让王少龙深受触动。他带领团队建立客户用电档案,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用电习惯,提前发现异常。在田间地头,他们不仅检查线路,还通过短视频向农户普及安全用电知识。

如今,这名年轻的班组长已赢得全所的信任。“别看王组长年轻,他既有新思路,又尊重老传统,我们都服他!”老师傅张建国说。

从青涩大学毕业生到优秀班组长,王少龙用行动证明:青春的价值,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万家灯火,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