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全媒体记者童光辉 通讯员汤程程 蔡娇)11月18日,记者走进谷城县盛康镇蒋家岭村菊花种植基地,放眼望去一片金黄,花香扑鼻而来,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花朵。
“以前主要种金丝皇菊,每年收入3万元左右。今年又新种了50亩野菊花,预计增收8万元左右。”蒋家岭村党支部书记周大华说,仅菊花产业,一年下来就能为村集体贡献十几万元,还能带动农户就近务工。
地处丘陵地带的蒋家岭村山场资源丰富,适宜种植菊花等中药材,村委会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稳步发展菊花特色产业,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。
“我们年纪大了,干不了重活,每到秋冬季节,就上山采摘菊花,也能挣点钱,补贴家用。”村民何大菊说。
虽然今年雨水多,菊花产量略有减少,但市场需求还是有的。“我们新建了一个初级加工厂,对鲜菊花进行烘干、包装,然后制作菊花茶、菊花饼等产品,销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大城市。”周大华说,村里还在动员农户参与菊花产业,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和产品销路,让更多人从中受益。